小龙虾因蛋白质含量高,味道鲜美,深受人们喜爱。但是小龙虾具有食腐、耐污的习性,其头部和甲壳内最容易吸附重金属、细菌和寄生虫卵,如食用不当,容易引发食源性疾病。国家相关部门也曾发布慎食小龙虾的消费警示。
现在正值小龙虾消费的旺季,8月17日,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,提醒消费者食用小龙虾时要注意: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;烹饪过程中要烧熟煮透;不要食用小龙虾的头和内脏。
朱小姐是小龙虾的忠实粉丝,一周会吃上1-2次小龙虾。她告诉记者,小龙虾是不是新鲜,一吃到肉就能分辨出来,“新鲜的肉是Q弹的,不新鲜的肉质是柴的”。朱小姐表示,自己吃小龙虾时,不会食用虾头,“如果在餐馆看到小龙虾的内脏没有处理,我不会吃的。”
食药部门建议,食用小龙虾应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,不要自行捕捞,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;烹饪前清洗干净,烹饪过程中要烧熟煮透;不要加工死亡、感官异常或味道不新鲜的小龙虾;不要食用小龙虾的头和内脏。
此外,消费者在餐馆就餐时,要选择持有食品经营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正规卫生的餐馆,消费后要注意索要发票或收据;每次食用小龙虾要适量,注意增加食物多样性;如果进食小龙虾后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并主动告诉医生相关情况。
食药部门提醒,食品生产经营者特别是餐饮服务提供者要严把原辅料进货关,要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,保证小龙虾新鲜合格,来源正规合法。
延伸阅读
小龙虾怎么来的?
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,也叫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。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蔡生力教授介绍,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,1918年,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。后来,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,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,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。
吃虾攻略
小龙虾要这样吃!
第1式:分公母
吃了这么多年小龙虾,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小龙虾还有公母之分,让我们一起长知识。
公虾腹部有较硬的小腿,母虾腹部无较硬的小腿。相比而言,公虾的钳子略大,母虾的尾巴比较大。等到8月份的时候,公虾的黄比较多,母虾的籽比较多。
第2式:看鳃辨干净
小龙虾业内人士都知道,判断一只虾干不干净,得看虾鳃够不够白。因为鳃是小龙虾的呼吸器官,水里的杂质都要经过鳃的过滤。养在浅水区的虾因为水中杂质比较多,鳃都会发黑。而只有在深水湖中养殖的虾才会拥有干净的鳃。
如果生长环境不干净,洗刷多少次也不能洗掉黑虾鳃。那么怎么判断什么样的虾鳃算白鳃,什么样的算黑鳃呢?清蒸白鳃的虾鳃雪白通透,麻辣白鳃虾的鳃部沾染料汁,会呈现棕黄色。而清蒸黑鳃的虾鳃发黑发灰,麻辣黑鳃虾的鳃部会呈现黑褐色。
第3式:剥虾大法
小龙虾好吃,壳却难剥。来看看“祖传”攻略怎么剥:捏住虾尾,轻轻一转,虾黄轻轻剥出,用力将虾尾的壳捏碎。将虾尾的壳捏过后,剥起来就容易多了(捏的时候要小心,不要被虾壳弄伤手指哦)。
第4式:分辨鲜虾和冻虾
冬季小龙虾产量比较少,一些商家就会在夏天时冻一部分虾冬天卖。冻过的虾和新鲜活虾怎么分辨呢?主要看:新鲜虾虾身饱满,口感Q弹;冰冻虾虾身发皱,口感发面。
第5式:抽虾线、吃虾青素
大部分卖小龙虾的商家会在制作之前把虾线去掉,但是这样做的话会使虾肉松散,影响口感。为了尝到最鲜美的口感,吃货们可以来学一下抽虾线的方法。
找到虾线后就可以把它挑出来了,专业的吃货一般能抽出一整根完整的虾线。虾线抽掉后背上的那块白色的皮不要扔,那可是虾身上虾青素最多的地方。虾青素具有抗氧化、抗衰老、抗肿瘤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。
第6式:吃虾钳
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困扰,小龙虾钳子上那块肉很难吃到。专业吃虾攻略教你怎么吃虾钳。
拽虾钳的时候,一定要拽接近交叉口的地方,不要拽尖部,这样才更容易拽出虾肉。拽不出完整的不要着急,多吃几次就能做到了。
第7式:吃青虾
专业吃货都知道,小龙虾分青虾和红虾。青虾是指刚脱完壳颜色发青的虾,虾壳较软,肉质鲜嫩,做熟后颜色发黄,一般在五月份比较多。红虾是脱完壳后长了一段时间的虾,肉质紧实,口感Q弹,做熟后颜色深红。
总的来说,青虾是小龙虾中的小鲜肉,红虾是肌肉汉子。据《清远日报》